close
這是最近有關於禽流感的新聞
政府官員本身不懂得常識
居然講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觀點
實在是丟臉啊!


劉新白╱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(台北市 )

看到報載呂副總統表示,為防禽流感,大家別賞鳥,真是又好氣又好笑。好笑的是,由此確定呂副總統一定沒有賞過鳥,才會講出外行話;氣的是幕僚居然沒有人具備這些常識,也不請教專家學者,讓國家副元首丟人現眼。

賞鳥是到郊外在不干擾的情況下用望遠鏡遠距離看鳥,不是把鳥抓到籠子裡來欣賞,或是抓到手中把玩。根據副總統的說法,好像用望遠鏡看到小鳥,就會得病,甚至死亡。如果不賞鳥可以防禽流感,不看豬、不看牛就沒有口蹄疫和狂牛症了嗎?

賞鳥一點危險都沒有。倒是近距離參觀路邊的鳥攤、鳥車、鳥園,在屋頂、陽台飼養小鳥,甚至食用未煮熟的雞鴨鵝,特別是野生鳥類,反而比較危險。過去因禽流感病毒而喪生的人,大多跟家禽有過密切接觸。因此,除食用禽類時必須煮熟外,應儘量不接觸野鳥或生病的家禽,萬一接觸時必須有所防範,像戴口罩、手套、眼罩、帽子,穿防護衣鞋等。有可能碰觸到不潔的物品時,一定要徹底洗手。

台北鳥會救傷組義工,每年照顧近千野鳥,幾乎都不曾接觸到雁鴨和鷸←科這類屬於禽流感高危險群的野鳥,這些鳥類和人的距離相當遙遠。倒是負責候鳥禽流感監測點的排遺採樣同仁,較易接觸這些鳥類帶菌的排遺和屍體,但他們具備充分且正確的知識和適當的防護,所以這些年來一直都健康平安。而且根據多年持續採樣結果,目前台灣仍是高病原性禽流感的非疫區。

候鳥的遷徙有個很大的功能是淘汰基因較弱的個體。我們要感謝台灣四周環繞的海洋,阻絕了南來北往因生病或感冒而體力不支的候鳥飛抵寶島,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過去兩年來亞洲(越南和泰國)有六十多人因禽流感死亡,絕大多數都發生在陸地相連接的土地上。

政府可以抓走私的禽鳥,可以銷毀牠們,更應該做的是宣導「不吃、不捉、不養、不放生」,而不是不准用望遠鏡賞鳥;反而應該鼓勵國人多到戶外賞鳥,多走路,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。呂副總統應該勸阻百姓去疫區觀光旅遊,甚至可以要求相關單位對從疫區返國的人們,做適當的隔離檢疫和追蹤;至少也要幫這些負責採樣和救傷組的鳥友保最高額的險,提供完善的防護設備和危險工作津貼,畢竟站在第一線打仗的都是鳥會同仁。

副總統認為「今年不要去賞鳥」,其實問題比較大的是明年春天候鳥北返時,有可能來自被感染的區域,危險性較大。一旦禽流感在人類之間蔓延後,情況可能像專家所預言的將非常淒慘。但也可能安然無事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完善的準備,像生產足夠的疫苗,民眾有充分的認知(比如經常洗手並且防止和禽流感病人接觸)和心理建設,社區有敏銳完整的通報系統,加上一流的醫護人員和醫療水準,都可以將危險降至最低。

「今日鳥類,明日人類」,能正確面對禽流感問題,才能處理經濟和社會問題,不要危言聳聽,更不能鴕鳥心態束手無策、坐以待斃。

【 2005/10/04 聯合報】
 @   http://udn.com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陽光雪人 的頭像
    陽光雪人

    SJ小夫妻部落格

    陽光雪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